查看原文
其他

女人夏天在公共游泳池当心传染这些病

2017-06-02 连云港女性之家 连云港女性之家

  夏天到了,去泳池游泳消夏的人越来越多,但泳池传染疾病的几率也比较大,近几年来媒体对乙肝、艾滋病、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大力宣传使得部分人对公共场所颇为警惕。那么,夏天到泳池游泳会不会得传染病呢?

  夏天去游泳池游泳,不只能消暑还能锻炼身体,但是女人要注意了,夏天去公共游泳池游泳要当心传染上以下疾病哦。

  

  1、妇科病

  首先,我们要知道女性阴道正常的保护机制。阴道内主要寄生的是阴道杆菌,能将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元分解为乳酸,使阴道保持酸性环境,有利于克制致病细菌的滋生,保持阴道健康。游泳过程中,泳池水有可能进入阴道并破坏其中的酸性环境,此时水中的妇科病致病菌就有可能趁虚而入。

       另外,女性在排卵期和经期时阴道环境更接近于中性,感染几率相对增大。

  2、乙肝、性病

  游泳得乙肝几乎是不可能的,因为泳池水中的含氯消毒剂就可以破坏乙肝病毒的传染性。

  性传播疾病里较常见的是淋病、梅毒和生殖器疣。生殖器疣的病原是人乳头瘤病毒(HPV),主要经性行为、母婴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。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、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感染。

       淋病奈瑟菌和梅毒螺旋体对干燥、寒冷、热以及常见消毒剂均敏感,因此只要泳池和水进行过必要的消毒处理,一般是不必担心经游泳传播的。不过,如果卫生条件不合格,池水也有可能导致淋病或梅毒传播。

  3、其他传染病:皮肤病、消化道疾病、眼病等

  正规的游泳馆都会明确规定,患有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泳池。患有脚癣、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的人在游泳时有可能将疾病传给他人;脓疱疮等细菌感染造成的皮肤脓痂也很容易在水中播散。疥螨、阴虱等寄生虫一般不会在池水中传播,但容易经共用物品传染。

  当池水中致病菌数目较多时,吞入池水还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,表现为腹泻等症状。

  沙眼衣原体(能引起包涵体结膜炎)在严格消毒的池水中可被杀死,但如果池水被污染,则有可能造成游泳者感染,引起游泳池结膜炎。

 

  想游泳的朋友应该选择信誉好,管理规范的游泳馆,其消毒措施比较严格,卫生情况相对有保障。个人物品独立存放,任何时候都不要与他人共用,不用游泳场所提供的泳衣等贴身物件。

       如果游泳时出现耳内进水,听力下降,头昏,十分不舒服,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。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、火柴棒、小钥匙等掏耳,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,使水流出,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,而导致耳部疾病。

  预防耳朵进水:

  先用手指沾水轻轻捅一下耳朵,水就不会向耳朵里面灌拉;或用那种软塞子,不伤耳朵,戴着不舒服。但能有效的防止进水。

  游泳时难免会导致耳朵进水,洗完清水澡,耳朵内残存的游泳池的水便基本上已自行流光。但是,有时因耳垢较多等原因,使少量污水滞留耳道内而引发耳朵发炎。为了吸收余水并杀菌消炎,可在洗澡结束后向耳道内滴入3—6滴医用酒精,稍停片刻,让其自然流出即可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